黔.镇远蕉溪.龙氏六大房家谱序

龙建军 发布于 2014-07-08 16:44 访问次数 974

一、序

 

龙氏家族源流长   为家报国走四方

英贤辈出流芳远   孝悌忠贞家风扬

 

盖山有脉,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国有史,家有谱。追宗朔源,不忘祖宗,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龙氏家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中华大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一万一千九百六十九个姓氏的华夏子孙。然我龙姓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有姓有名的记载,殷周至秦以前就有龙圉、龙蓬、龙怀、龙庆、龙安吉、龙环、龙子等;秦汉时期有龙阳君、龙介、龙且、龙倬、龙秉、龙勉等公。勉公乃天下一世祖伯高之曾祖也。据我支族谱所载,勉公生于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0—62年)祖籍河北巨鹿。汉时官于秦,子孙定居扶风京兆,元始元年任程邑学长。妣贾氏,子有孚、有光。有孚(前92—30)妣田氏,子仕先。仕先(前52—公元8年)妣唐氏,又妣贾氏,子:伯高。

天下龙氏一世祖伯高公,字:述,东汉零陵太守。(详见其传)自伯高公以下,历28代传衍,其中一支后裔庚公,字西仲,生于唐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正月初一寅时,唐大中时自道州往任庐陵吉水令(一说:丞),乾符年间,因黄巢之乱,道阻难归,遂寓居永新东乡顾村莲塘,天复二年(902年)

壬戌十月初十卒,寿82岁,葬于关溪堆罗埠旗罗垇白泥湖蜘蛛网形辛山乙向。庚公乃为永新莲塘一世祖也。

由庚公下传十世至禹官,禹官由南昌节度副使调升湖南安抚招讨使,公至楚,德威并著,不二年诸蛮悉平,元佑二年丁卯(1087)八月初八日午时卒。上闻,晋封南平侯,予谥忠武,勅立庙祀。后因南方复叛,朝臣荐禹官之子宗麻公从边关调任湖南宣抚副使,公先后平定长衡永宝岳常沅靖等地,后移营绥宁东山里疗疾迄休。公元1091年南平侯宗麻公命其弟宗朝迎太母护国夫人罗老太君徙湖南绥宁东山铁冲住家止,共历三百多年。现湘、黔、桂、川等地宗麻公后裔尊麻公之父禹官为东山始祖。

由禹官以下传衍16世,其中一支由湘入黔,先后在锦屏、天柱、镇远等地繁衍生息,据有证可考,志良公定居于镇远县蕉溪镇鱼塘。因此本谱把志良公称着蕉溪始祖。

自志良公下传五代至光禹公,光禹公生六子:昌达、昌运、昌显、昌举、昌鹏、昌曙。其后裔现散居于镇远蕉溪境内(有的移居外地),当地龙姓把六昌之后称作六大房,所以我把本次续谱定名为【龙氏六大房家谱】。其长房昌达公定居于枫木山龙门洞,其后裔现散居于枫木山、龙门洞、大坪溪等地;次子昌运公定居于岩背,其后裔现散居岩背、鱼塘、樊家湾等地;三子昌显公定居于岩背;四子昌举公定居于梁家坡,其后人现散居于梁家坡、雷家坡、瓦窑田等地;第五子昌鹏公定居于洞脚的上九仙,其后裔现分居于上九仙、下九仙,太阳榜、老棚、马路坡、蕉溪、贵阳等处;六子昌曙公定居于岩背,其后裔现散居于岩背、坝寨等地。

从志良公到昌字辈这五代人的取名没有按湖南东山的字辈排序,我想可能是离开老家时间久远,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忘了字辈排序所致。所以志良公后裔重新拟定了镇远蕉溪龙姓后人的取名用字字辈歌,歌曰:

永绍贤臣作赞勷      正心诚意礼宜祥

家声自振克敦厚      国祚生灵百世昌

自六昌公至今以下传十世,现在心字辈的后人不断出生,越显我龙氏家族人丁兴旺发达。

吾十九岁离家从军近十四年,卸甲后在贵阳工作,并定居于此。这些年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农村人口到城市定居的条件,特别是这几年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全国出现了人口大迁徙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龙姓族人外出谋生的会越来越多,为了让他们无论走到天南海北,都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我萌生了在有生之年,编修一部家谱传给后世,让我龙氏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先生活的地方和信息。为此,我于2013年3月两次给叔祖龙作义去电话寻求帮助,得到了作义公的积极支持。此后,我于2013年9月24日冒雨独自驾车返回老家镇远蕉溪吾侄正国家,并于当晚把作义公从县城接到正国家里,我们在此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交谈,并将作义公保存的家谱三卷用手机一一拍照传至我的手提电脑,带回贵阳仔细拜读,而知我龙氏先祖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重编了伯高公之前和以后的世系录。同时,作义叔公建议,趁此清平世界,国泰民安之时,我们有必要编一部镇远蕉溪龙氏六大房家谱传给后世。因此,决定由我对现有老谱进行整理和电脑录入,由作义公和吾侄正国负责收集六大房的资料,然后汇总成册。为此,我又于2014年4月10日来到正国家住了11天,日夜和作义公进行资料整理和核对。

本次编录以本支为主线,在昌字辈之前的旁支基本未录入。由于本人学识和各方面的信息有限,加之六大房的资料都是按现住地分散送来的,我们对各房的情况又不甚清楚,在长幼排列和名字的核实上肯定有不少错漏,希望我龙氏族人拿到本谱后予以补正。对于原东山老谱记录中的明显错误本人作了更正,对于无据可考的怀疑之处不作更正。

关于本次编谱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我承担,不需族人出资。此次修谱中吾侄龙正国和妻子张才菊出了不少力,不仅为我们每次来蕉溪时提供食宿。还积极参与收集资料,吾叔祖作义公已年逾古稀,积极为此次修谱奔走,费了不少心血,我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吾谨以此谱向龙氏先祖和族人表示敬意,对后人一点交代,祝我龙氏族人在人类发展史上不断发扬光大,万古永兴!

                       伯高公64世孙芹香(勷)拜撰

                                2014年5月于贵阳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