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村原名虾爬袋 全村90多个姓氏

李浩 发布于 2013-07-02 14:11 访问次数 715

浙江省宁波市的岐化村,原来被人称为“虾爬袋”。这是因为村的地理位置处在球山渡头,因为渡头的一段大嵩江,江面口子小肚皮大,形状像虾袋,故名“虾爬袋”。它也是当地有名的“百家姓村”,全村1420人,就有90多个姓氏。

原名虾爬袋  只因村子形状像虾袋

岐化村,位于象山港北面,鄞州区瞻岐镇西南角,紧邻大嵩江,隔江与球山相望,大嵩江于此向南折转,向东千余米后又折向北,流向成英文字母“S”字形。

历史沿革据当地王家残存的族谱记载:王姓于乾隆十六年(1751),由今之塘溪镇的涨池岙迁居岐化,至今已有260多年。

村名来历岐化村,原来被人称为“虾爬袋”。这是因为村的地理位置处在球山渡头,因为渡头的一段大嵩江,江面口子小肚皮大,形状像虾袋,故名“虾爬袋”。

后来因该村属瞻岐镇,取一个“岐”字,再取村名第一个字“虾”字的宁波话谐音,称“岐化”。

河塘环绕的鱼米之乡

走在岐化村,摸着沿街青灰色的砖瓦房,步行在清凌凌的河道旁,仿佛来到了戴望舒笔下描写的《雨巷》,感觉在雨天,就能碰上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

岐化村可谓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村支部书记房明武告诉记者,由于地势原因,江河环绕的岐化村河塘众多,光是有塘名的就有兜水塘、舍前堂、全盛塘、书院塘、唤文塘、上下腰塘、月形塘等数十个。里塘的南面、东面都有土塘围着,南面的塘外就是外塘,地势较低。

“以前外塘这里都是茅草屋,每次遇上发大水,里塘的水还未进屋,一塘之隔的外塘,早已水漫窗户了。于是,居住在外塘的逃荒者,跟里塘人一起围塘垦荒。”房明武说,由于当时东北面是瞻岐、唐姚家村的耕田,西面是大嵩江,所以只剩下东南面的荒滩海涂可供开发。“但先民们凭借勤劳的双手,落后简单的生产工具,长年累月、一塘一塘地向大嵩江要地,这才有了今天河塘环绕的富裕之乡。”

全村有90多个姓氏 号称“百家姓村”

“我们村里有1420人,570户人家,其中,有王、蒋、孙、沙、张、朱、霍、汪、桑、范、许、卢、何、干等90多个姓氏,所以又号称‘百家姓村’。据村里王家残存的族谱记载:在乾隆十六年(1751),王姓就从现在的塘溪镇的涨池岙,迁居到岐化了,到现在已经有260多年。”

房明武陪同记者来到村北,他介绍说,当时村北的王家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每次台风咸潮侵入,即使全村成为泽国,王家还是像海上孤岛一般,能够幸免水淹之灾。

据目前的资料来看,王姓应该是这里最早的姓氏了,后来一些其他姓氏的不断涌入,则与逃荒人口不断迁移、定居于此有关。而村民的居住地,也由原先村北的居高点,开始逐渐地由北往南推进。

房明武举例说:“像蒋家,是村中大姓,聚居在王家南面,是清初时期,从管江西岙迁入的,而西岙蒋姓来自奉化孔峙,解放前夕曾派族人去孔峙认宗入谱。卢姓,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从余姚卢家花园迁入,至今已经繁衍九代了。另外,蒋家面前有条小河,河对面那边叫‘里堂’,那里住有徐家、霍家、房家……他们分别是从余姚、慈溪等地迁来的。”

特色手工艺:编蒲包

“老底子,我们村里的村民相当勤劳,除了种田、晒盐、编蒲包,还捕鱼、抓蟹、挑担(挑夫),做木匠、泥水工、石匠、裁缝、篾竹匠、箍桶工,开瓦厂、杂货店、木行、渡口还有水产行。”房明武自豪地说,种田、晒盐、打包(编蒲包)可是旧时“虾爬袋”的三根经济支柱。

“打包(编蒲包)是我们村里一项传统特色农活,参与这一副业的人数超过种田的,以前,只要是女的,不论老幼都会编。现在大家不靠这个谋生了,但老人小孩也没有荒了这门手艺,平日闲来无事也会当休闲活动一样,编上一两个。”

房明武介绍,打包的原料还很简单,《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蒲苇韧如丝”,说的就是这原料——蒲草。

蒲草一般生长在低洼湿地,岐化村沿大嵩江,江边的湿地长着成片的蒲草,村民很早就知道蒲草坚韧,于是就沿江割草,割来晒干,编织成盛货物的袋子。

“男的负责割草,远的到象山、宁海、三门湾去割来晒干,用船装来,女的就负责编制。”

听村里的老奶奶说,打包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碾蒲草,2米以上的草要用擂石碾熟透后,才能用来编织。

“碾蒲草是件巧活,擂石又大又重,形状就像一个大石鼓。石头压在草上,用脚踩着石头来回碾压,双手搓着草绳。很多小脚老太太都能让擂石随意滚动,但力大如牛的壮汉却吃不消!”村里一位老奶奶笑着说。

为了让后辈知道老一辈创业时的艰辛,现在,村东碾子公园还陈列着两块擂石、一块碾饼。(来源:大公中原新闻网)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