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关中“琴”匠

郑战峰 发布于 2014-11-13 17:00 访问次数 966

    在中华曲艺传承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安作为千年古城起着启承传合的微妙作用。西安人听戏、唱戏、懂戏、品戏,也尊重古城内外各种文化技艺的传承。冬日午后,在都城隍庙背街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刚制作完成的新二胡静静的躺在咫尺大小的工作台上,手艺人刘师傅推开屋内仅有的一扇小窗,阳光倾泻,刘师傅露出淡淡的微笑。


    65岁的刘红孝,是陕西白水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对传统乐器充满兴趣的刘红孝拜师学艺,从此系统地学习乐器的制作及维修技术,潜心求学几年后,刘红孝便已精通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等乐器的制作维修技艺。更是被评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四代),二胡制作技师。



    老刘家境贫寒,经历坎坷,在一次半夜赶工翻山的路上,不慎跌下深沟,导致左腿残疾。本以为厄运会就此止步,不曾想2000年,家在西安的儿子却因为意外去世,年过半百的刘红孝只好将村里的事情交代给老伴,只身来到古城西安,承担起抚养年幼孙子的责任。



    初到西安,刘师傅在西安一家乐器店谋了份维修的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年。工厂专业的制造让一些靠手艺吃饭的老艺人处境更加困难。2003年,刘师傅离开了乐器店。为了维持生活,刘师傅干脆在自己租的小屋里开了间小乐器作坊,依靠熟人介绍,制作和维修乐器。



    阴暗、潮湿,狭窄的角落里,一米见方的工作台,一扇小小的窗户,这里既是制琴艺人刘红孝师傅的制琴的作坊,又是老刘与孙子相依相伴的小家。



通往老刘家的楼梯只有尺把宽窄,坡度陡的常人都得小心翼翼的上下,制琴的材料有时候又特别的讲究,取齐制琴的材料,老刘往往要拖着残疾的左腿,艰难的往返十几趟。



老刘做琴,总会融进自己特有的情感,每做成一把琴,老刘都会细细地端详、抚摸,他说:“琴是有灵性的,琴师和琴是相依为命的一体。”



六边形琴筒先粘合成型再锉刻,为不可逆工序,稍有疏忽整个琴筒就会报废,每一锉,每一刀都要小心翼翼。一些重要部位使用紫檀、黄花梨、象牙等珍贵材料。蟒皮绷在琴筒上产生共鸣,“油分”要恰到好处,太干或太油都会影响音色。



二百多根马尾才能制成一支弓子,用刘师傅的话来讲:“马尾不行,声音就散了”。老刘常常一根一根地筛选合适的马尾,对待制琴,老刘丝毫不马虎。



校正弓子用眼睛瞄、用手劲掰,靠得全是老手艺人的经验和手感。



琴马虽小却至关重要,作出近十支往往才能选出一支完美的弓子。所有部件老刘均纯手工制作,其中还包括一些密不外传的独家技艺,专门定制做琴的机会通常比较难得,过程又繁琐追求细致,年轻人很少有志向学习制琴,老刘也有些无奈。



一道小碗炒辣椒,一块早上剩下的馒头,老刘在制琴的间隙解决了自己简单的午饭,孙子中午在学校吃饭,为了节省开支,老刘的午饭就一个人简单应付。



日子虽然过的清苦,但爷孙俩其乐融融。孙子是老刘的全部希望,也是老刘不断坚持的动力,老刘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条件读书,学手艺,谋生存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制琴再辛苦也要供孙子把书读出来。”



在老刘咫尺大小的天地里,总会有一束阳光相伴,打开工作台前的小窗,老刘拿出制好的二胡,一曲秦腔苍凉深沉,生活的酸甜苦辣伴随着弦指尖的轻轻颤动,阳光透过窗口与琴声相伴,像是讲述老刘的简单温暖的艺术人生。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