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义居寺

高飞 发布于 2014-03-21 12:29 访问次数 1967




千年古刹——义居寺 - 代寂慧法师 - 吕梁义居寺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其古老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源头。从古至今,黄河两岸风起云涌,百里湫川金铁交鸣。我们的祖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聚散整合,参与了黄河文化的滋长成形,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至今犹存的文物古迹,都在向今天的人们叙述着一段段临县远古的辉煌。

  “江山留胜迹,往来成古今”。现在规模尚存的古建筑——义居寺,就是这些文物古迹中的精品。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品味出临县这块黄土地不同寻常的悠久历史。

  义居寺位于三交镇枣圪达村,距县城二十六公里。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居寺”是我县现存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处,是名副其实的临县现存古建筑之首。

  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版《临县志》记载,“义居寺”为“天宫寺”(位于三交镇医儿泉村,现只留存三孔残破的窑洞)下院,创建于宋代,旧称“佛堂寺”。由于寺院处于县辖“义居都”,又称“义居寺”。

  然而,现在保存尚完好的明万历二十四年的一通古碑中记载道:“县治六十里,迤西南有古刹曰‘佛堂’,不知经历几千百年。”明朝万历年间写碑文的人尚不知“佛堂寺”(义居寺)始建于何年何代,只用了一句“不知经历几千百年”来敷衍,那么,相隔数百年之后,民国六年的《临县志》却怎么能说建于宋代呢?“义居寺”究竟始建于何年何代?不能不使今天的人们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义居寺面临湫水,背依柏山,左接金堆,右连笔架,层岩倚汉,峭壁凌空,古柏苍松,高楼涵洞,徜祥于斯,不觉机心顿失,尘襟豁如,历来是高僧修行的圣地”。寺院建筑规模宏大,三进院建筑群体。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主要有山门、接引殿(前殿)、大佛殿(大雄宝殿)、臧经楼等,都是在一条中轴线上面东坐西按次序排列开来。

  据健在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回忆,“义居寺”山门外,原来还有三排精致建筑。山门左侧为“钟楼”,右侧为“鼓楼”,左右对称。山门前台阶下即是三座并排的木制牌楼。中间牌楼最为豪华高大,左右两侧牌楼内各供有一尊威武雄壮的大石狮子。再下一层台阶,即为南北走向的一条人行大道,两端各建有一座雕饰精美的牌楼。寺门正东,湫水河畔,建有一座照壁。月明星稀的夜晚,从河对岸遥望,照壁上装饰的蓝绿两色的琉璃图案,依稀可见。

  山门为悬山顶琉璃剪边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后双步梁,柱头斗拱为三踩单翘。

  进入山门,便是接引佛殿。接引佛殿为悬山顶琉璃剪边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卯。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扩大了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且重叠数层,是历代修葺时留下的痕迹。

  大雄宝殿在接引佛殿后面,是歇山顶琉璃剪边式,也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架梁后单步梁,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卯。正殿斗拱硕大,形制古朴,使其更显得壮观雄伟。壁上同样绘有精美的壁画。此殿正梁上有一墨写的“宋”字,可能是在宋代重修时留下的字样。

  臧经楼紧依柏山,坐于切割较为整齐的石崖上,为硬山式灰瓦梁,面阔七间,进深两间,插廊式双步梁,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卯,下层为三孔窑洞。前楼依崖而砌,顶呈拱形,套室凿石为洞,顶为平面。正堂主尊是佛,两侧均为菩萨。套间就石雕刻的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两组,各置一龛,左右对称。艺术家根据题材精雕细刻、耐心打磨的12尊佛像,线条流畅,形像生动,是中国典型的后壁两龛。佛龛顶端浮雕各种图案,纹呈平面方格,刻满蟠龙、伏虎、卧牛、奔马、灵猴、走鹿等珍禽异兽,形象逼真、神情各异,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义居寺”之所以历久不衰,除了布局紧凑、风格多样的建筑而外,主要是因为寺内有闻名遐迩的“万佛洞”。万佛洞是“义居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开凿、雕刻、塑造艺术的综合体,其开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北魏时期。据《敦煌石窟全集●佛教东传故事画卷》记载:北魏天赐六年(公元409年)至北魏神瑞元年(公元414年),中国首次到印度拜佛取经的圣僧慧达(山西离石人,俗名刘萨诃,公元360——436年。)回到家乡宣教,创立了临济宗派。至今犹存的离石“龙兴寺”、临县“义居寺”万佛洞,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兴建和开凿出来的。万佛洞依山开凿,因岩结构,高6米,阔5米,深12.40米。其中有宽0.7米,高6.60米,齐棱平面的方柱两根,全部在岩壁的整石上凿成。洞窟顶呈平面,上雕刻有29幅方块图案。洞顶凿成石壁一龛,佛像就石雕刻,虽系人力,疑为神功。洞门左右有石雕圆柱两根,柱上各镂雕蟠龙一条,张牙舞爪、昂首引颈、势欲飞腾。洞内原有佛像10080余尊,全部采用泥塑浮彩形式,上彩而不重彩。内有千佛、单身菩萨、弟子、金刚、罗汉、八部天龙、天王力士等。主像为释迦牟尼佛,两壁置迦叶佛、弥勒佛,有一佛两菩萨的三身组合,有一佛七身的连络群像,还有千手千眼、倒坐观音等形象。这些高浮塑像,有的端庄肃穆,有的低眉含嫣,精巧细腻,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厚,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有洞必有寺,义居寺的历史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除了正面的主要建筑外,两厢还建有配殿。总之,“义居寺”布局,是完全按照佛教寺院的标准建筑程式而展开的,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标志性建筑。此后,历朝历代都曾对“义居寺”进行过修葺,都程度不同地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与特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待今天的人们去发掘探寻。

  正象所有古建筑的命运一样,“义居寺”也曾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面对沧桑岁月的侵蚀剥落,兴佛灭佛的风云变幻,“义居寺”象一位禅定的老僧,执著地固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净土”,用无所不包的“善念”惩恶扬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作为抗日军民的兵工厂,“杀身成仁”!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一直为学校所占,作为启蒙智慧的场所,芝兰树蕙。在国弱民贫之际,精美的佛龛石像虽然被盗窃一空,成林的古槐翠柏虽然被砍伐殆尽,塑像俱毁,壁画蒙尘,殿堂失修,墙残瓦落,但其并没有委顿倒地,仍然顽强地挺立在天地之间,表现着自己不同凡响的规模与超尘脱俗的气度。

  “义居寺”与湫水河相依并存千百年。煌煌寺院,悠悠流水,在百里湫川描绘出了一幅动静相成的画卷,释扬了一个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这薪火相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脉所系,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凝结成一股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面对无论来自任何方面的横逆和敌意,诱惑和欺骗,都巍然不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就是道、儒、佛学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起源,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根。

  一个民族的悲哀,莫过于文化的衰落与灭亡。如果这一但成为事实,这个民族就会迷失在历史的汪洋大海里,最终会迷失了自己。没有传统,现代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做为基础,就会是一座空中楼阁。

  临县有座“义居寺”,是临县人的骄傲。今天,我们恢复“义居寺”之举,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这也是每一个临县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因为,在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关头,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贫穷的临县要和谐、奋起,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

  时间的洪流可以淹没久远的物质标记,但不能把传说和记忆冲刷干净。因为那是镌刻在人们心间的永恒,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历史情结。如果说精美的古建筑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那么,围绕其种种传说就是这首诗的韵律。在临县民间,有关“义居寺”的传说很多,充分体现了“义居寺”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和他在老百姓心目中受尊崇的地位。下面撷取几则民间传说,以娱观众。

 

白 马 护 寺

  “义居寺”臧经楼有三窟,左窟臧经,右窟臧碑,中间一窟凿刻三尊石佛。相传,每到夜间,中间一佛化为一马,浑身洁白如雪,银鬃飘扬,四蹄踏云,在寺周巡游,精心护持寺院,所到之处,凶神恶煞纷纷躲避。左侧山形酷似龙形,顶端突出一石,酷肖龙头,头北南尾,栩栩如生。更为神奇的是,龙咀内有一悬空的青沙石块,是为龙舌。龙舌呈凹形,常积一汪清泉,四季清沏,旱涝不竭。龙头探向湫水,远远望去,恰似就河汲水。龙头侧有一棵硕大的古柏,虬枝盘曲,亭亭如盖。奇石异树,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见证着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兴衰更替。那匹护寺的白马云游生渴,便饮龙咀里溢出来的清泉。忽一日,此情此景被一名早起的僧人碰到,于是白马神驹龙头饮水的故事便传了开来。人们把龙头之处视为“神迹圣地”,顶礼膜拜。         

 

发 钟 却 雹

 

   临县历来十年九旱,“义居寺”方圆的老百姓靠天吃饭。天公不作美时,常有雹灾发生。人们不时到寺内求神拜佛,祈求风调雨顺。有一年夏末秋初,庄稼长势喜人,忽有一天下午,乌云从天边涌出,雷声在空中炸响,眼看一场冰雹就要降临!寺内住持忙带领僧众诵经祈祷,忽闻钟楼钟声大作,众僧不知何事撞钟,纷纷跑出道场观其所以,望见钟楼上有一从未谋面的白发老翁,正在使劲撞钟。钟声响亮,钻天入地。说也怪,伴随着钟声,雷声渐渐隐去,乌云散开,化作润物细雨。众僧正自纳罕,钟声渐止,那撞钟的老翁却已隐去。正在凝神观看的住持,此时恍然大悟,方知是钟神显灵退却冰雹。从此之后,每遇冰雹降临,寺僧便敲钟退雹,往往十分灵验。

                                                     
    石 狮 显 灵

千年古刹——义居寺 - 代寂慧法师 - 吕梁义居寺

 

千年古刹——义居寺 - 代寂慧法师 - 吕梁义居寺

  
    “义居寺”大门外有五座牌楼,东西路口各一座,山门外并列三座,中间大,两边小。左右两座牌楼内各放置一尊石狮,威猛高大,英气逼人,过往之客无不称绝。
    相传枣圪垯一村民儿子病重,危在旦夕,多方救治,均不见效,眼看一命即将呜呼!合家老少无不万分悲痛。是夜,其母梦一老翁,告诉其牌楼内石狮可保其子,第二天一大早,妇人到石狮前焚香上供,就地铺了张黄表,祷告求药。说也怪,不大功夫,黄表上便有粉沫生成。妇人急忙包了回家,让其子服下。其子自从饮下“药”后,渐渐苏醒,三天后大病已去,七天后活蹦乱跳。其家人感动不已,制了块大红匾额,带着儿子叩谢石狮的救命之恩。从此之后,“义居寺”一百零八社家,每有灾病,便纷纷向石狮求药祷告。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