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唐氏一族的传奇故事 下

马天磊 发布于 2013-08-13 17:25 访问次数 792

    明末清初,由唐家湾迁移到新会白石乡的唐文贵已是岭南唐氏第九代传人。其子唐伯仁,携弟伯义、伯亮北上清远县谋生,初居凤城,后移居三坑雅文村岗尾山(今唐屋村)。唐伯义居沙水村,唐伯亮居沙梨园,因谋生艰难,疾病缠身,两人先后亡故。

  岭南唐氏第十代传人唐伯仁,可谓是三坑雅文村唐氏的开基始祖,在雅文村境内,仍保留着唐伯仁祠堂。

  据后人讲述,唐伯仁利用清西平原古运河的滩涂优势,养鸭为生,后娶米氏女子为妻,生二子,唐乾阳、唐喜阳。伯仁夫妻墓葬在山塘鲤鱼捷大岗孔塘之上,面对清西古运河。也许,唐伯仁是在怀念他的登陆之地,怀念碧波万顷的孔塘,难怪他在三坑雅文定居后,专程返回新会白石乡,将其母亲的骨殖携回,安葬于今清新县定家湾。

  沧海桑田,当年广袤辽阔的孔塘如今已经变成万顷良田,定家湾也变成了富饶的村庄,经过300多年的繁衍变迁,唐氏子孙从唐屋村开始,已经繁衍为三条大村庄,唐氏后人约有1000多人。

  三坑唐氏从珠海市的唐家湾分支而来,可谓一脉相承。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岭南唐氏历史上,唐氏诞生过众多出色的政治家和商业巨子,还有不少引领风骚的文人和艺术家。

  如唐绍仪,曾先后担任清政府的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民国时任第一届国务总理后来任护法军政府代表、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等职。而另一位唐廷枢,曾先后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分子。

  “定家湾”一夜发家

  定家湾,清西平原古运河最知名的古老港湾,作为清远南部唐氏一族的发祥地,作为古代珠三角北上垦荒的先民与中原流民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她独特的魅力令人顿感历史的悠远。

  定家湾北连太平,东系山塘,南达三水,西进广宁,她是古代清远通往珠三角水路驿道上的一个集散地。后来由于海水逐渐向南退去,商业重心才慢慢移至今天三坑河畔的陂头圩。

  相传,在明清时期定家湾两旁的民宅、祠堂、店铺鳞次栉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幽。可惜在清代咸丰年间由于兵荒马乱,匪贼横行,定家湾以及三乐里、平阳围、丰乐庄均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元气大伤,唐氏还遭受过屠村,30多名唐族青壮年惨遭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定家湾至今仍是雅文村唐氏族人的“精神圣地”,而后来开基鼻祖唐伯仁的一夜发家,也颇具传奇色彩。

  当时,唐伯仁在雅文村大岗尾放鸭为生,日子窘迫。有一天,一位先生路过鸭棚,见到唐伯仁天庭饱满,相貌奇特,便告诉唐伯仁:“后生仔,你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人丁兴旺。”唐伯仁叹息道:“我如今三餐难继,那里还敢妄想日后富贵。”先生说:“我发现定家湾有一处风水宝地,背山环水,你若将先人骨殖葬下,日后一定会兴旺发达的。”唐伯仁信以为真,遂秘密潜回新会老家将其母亲的骨殖盗回安葬。

  过了数日,先生又来到唐伯仁的鸭棚,问:“旺否?”唐伯仁说:“先生戏弄我了,何旺之有?”先生说:“君无戏言,是否有陌生人来过呢?”唐伯仁妻子米氏说:“有五个身穿黄白衣服的人曾将行李寄存于此,我把它放在楼阁上面了。”先生说:“就是这个东西了。”三人打开一看,全是黄金白银,内附一幅黄绫,上书“唐府之物”。唐伯仁大喜,要重酬先生。先生再三推却,走出鸭棚后眨眼就不见了。唐伯仁得此财帛,遂择地于平阳围,一口气建造了九座大屋。

  清新唐氏一族的传说充满神秘色彩,笔者揣测,这一说法不一定真实,而唐伯仁偶然拾到巨大财富则有可能,但又怕旁人猜疑,于是编造出一个神话故事。

  在当时,清西古运河是中原人士南下珠三角的必经水道,南宋皇族仓皇南逃和清初南明政权的惊恐西撤也多经过于此。在清远石角镇,传说“九厅十八井”的主人也是因捡拾到数罐金银财宝而建成了大量家产。当时唐伯仁整天在河滩放鸭,不经意间收获意外之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在雅文村的唐伯仁祠堂大门上,一块“伯仁唐公祠”匾牌高高悬挂,门上对联“桐葵荫宅、涂污成徽”制作得十分精妙,将自己家族历史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同时也为后人刻画出一幅唐氏先人创业图。

     来源:大公中原网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