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姓

家族客服白露 发布于 2016-07-12 09:50 访问次数 431

闾丘氏是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闾丘露薇


    闾丘氏是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八位门阀。闾丘氏族人早期活动于山东地区,汉、唐之际在今河南省北部形成望族,以顿丘郡为郡望。唐、宋时期,陕西、河南均有闾丘氏族人的活动踪迹。如今北京、上海、日本等地有少量闾丘氏族人分布。  


   闾丘姓源出有二:  


    渊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邾国闾丘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尚友录》中记载:“邾国闾丘氏食邑于闾丘”,说明闾丘是“以邑为氏”的。居住在闾丘之地的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闾丘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闾氏、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不过,闾丘住民中或为莒国人、或为邾国人、或为齐国人、或为鲁国人,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渊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婴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个闾丘邑(今山东济宁邹城东曹村至西朱村一带),原为莒国西部边境之地,周定王姬瑜十一年(齐顷公姜无野三年,公元前596年),齐顷公发动了一系列针对莒国的战争,其地为齐国所夺。婴,公元前?~前542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据说他文武全才,食邑在闾丘,因此称闾丘婴。


  在闾丘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闾丘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闾氏、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在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执政时期属下有著名的大夫闾丘卬、闾丘光,皆闾丘婴的后裔子孙。闾丘氏族人大多尊奉闾丘婴为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闾丘先生:(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齐国隐士。齐桓公在社山打猎,和十二位父老慰劳桓公,桓公为他们免租免役,他未加致谢,且要桓公赐以富贵寿考。说:“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之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桓公听取其主张,与管仲谨修政教,终成霸业。


  闾丘卬:(生卒年待考),著名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年十八岁时,在路上拦住齐宣王,以家贫亲老,要求担任小吏。齐宣王认为他年纪小,不许。闾丘卬遂指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年轻者和年老者各有其优点和不足,还强调齐宣王身边有谗人,最终被齐宣王任用。


  闾丘冲:(公元?~311年待考),字宾卿;高平人(今山东金乡西北)。著名西晋诗人。性通达,好音乐,清平有鉴识,博学有文义,王衍誉之为“高才”。曾任太傅长史。晋太安二年(公元305年),为散骑常侍,奉惠帝命至成都王兵营劳军。晋怀帝执政时期任尚书、光禄勋。后在“永嘉之乱”中遇害。《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三月三日应诏诗》二首、《招隐诗》一首,载《艺文类聚》、《初学记》;另有《武悼杨皇后服议》一篇,载《晋书·礼志》。


  闾丘均:(生卒年待考),益州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著名唐朝文学家。唐景龙(公元707~710年)中,安乐公主荐为太常博士。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安乐公主被诛,闾丘均也被贬为循州司仓。唐九征出镇云南,召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其手。陈子昂卒后,他以文章著称。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云:“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闾丘均原著有集,已佚。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公元1969~今),女;上海人。著名现代新闻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走读大中华》主持人。


  郡望


  顿丘郡:汉朝初期置顿丘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地区。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下领四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曾废黜。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邾 国:一称邹国、邾国郡,商、周时期古国名,其时领地在今山东邹县一带。春秋时期楚国灭邾国,迁其国君至今湖北黄冈一带,遂称其地为邾邑。秦朝时期在该地设邾县,东晋朝末期被废黜不再。


  堂号


  邾郡堂:以国立堂。


  顿丘堂:以望立堂。


收藏   ( 0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可以输入300个字